高阳县于堤村:一个孕育了志愿军女英模解秀梅和77位烈士的英雄故里 -凯发k8官方旗舰厅

2024-11-11
作者: 刘京、沙国武 来源: 红歌会网

  毛主席为解秀梅签名

  70多年前,1952年5月23日,注定是一个特殊日子。那天,在中南海怀仁堂前草坪广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亲切接见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其中有唯一女英模荣幸地被选中代表全体志愿军将士向毛主席献花。只见她眼含热泪,走到毛主席那高大伟岸的身躯前,激动地对毛主席说:“我们志愿军全体将士向您问好,祝您健康!”毛主席高兴地回答:“谢谢,祝你们胜利!”

  当大家以为献花仪式到结束了,没有预想的一幕发生了:这位女英模难掩内心的激动,就像一个孩子突然扑到毛主席怀里,情不自禁地失声痛哭,幸福的泪水从脸颊淌下。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情景,主席的表情显得镇定自若,他微闭双眼,更像一位慈父接受眼前这位孩子的祝福。此时,在场记者的吕厚民立即端起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历史瞬间。。。

  解秀梅激动地与毛主席拥抱

  这位志愿军女英模,便是来自河北高阳县于堤村的解秀梅。

  “王芳”式的传奇女英雄解秀梅

  出身于贫苦家庭的高阳县姑娘解秀梅,1949年8月参军入伍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她跟随部队被编入志愿军20兵团68军202师,参加了这场气壮山河的立国之战。赴朝后面对的第一次考验是18天的连续行军,一路之上风餐露宿,解秀梅身背和男同志一样重的行装,不仅没有掉队,还经常帮助一些体弱的同志。在艰苦的行军中,她经常和同伴们赶到队伍前面说快板、搞宣传,鼓舞战友们的士气,至今还保留着其中她自编自唱一段《小快板》:“路程70里,小伙咱们比一比。背的东西不算重,50斤重称得起,走起路来快如风。叫同志,你来听,号角响起炮声隆。叫同志,你莫停,到战场上要立功,消灭鬼子援朝鲜,留取丹心照汗青,照汗青!”

  那时部队的文工团工作,并不像今天我在影视里看到的那样轻松地说说唱唱,每到宿营地,她还不知疲倦地给同志们烧水做饭、缝补衣物、上山砍柴,后勤工作反而成了主业。

  随着战争的残酷性加剧,伤病员开始增多,战地医院的人手不够用了,此时解秀梅主动向师领导提出要去战地医院做护理工作。朝鲜的冬天异常寒冷,每当有伤员抬来发现腿脚冻伤的时候,她便设法使其伸进自己的袖筒焐暖焐热。

  1951年11月30日下午,解秀梅打柴回来时,遇到9架敌机袭击志愿军救护所。当她得知病房里还有一位伤员李永华没有转移出来,便不顾一切地冲进屋子把他背了出来。就在他们临近防空洞附近时,一颗炸弹落下即将爆炸的瞬间,解秀梅用自己的身体扑住了李永华,炸弹爆炸声将二人震昏,掀起的石块和沙土把她俩埋了起来,除了军装浑身是血,所幸的是他俩都无大碍。不久,志愿军总部为她记一等功。同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到了1953年解秀梅凯旋回国时,已经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1952年1月18日,解秀梅作为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成员回国汇报。4个月后,她与其他同志一道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抗美援朝胜利后,著名作家巴金根据包括解秀梅在内众多的志愿军英雄模范事迹为素材,创作了小说《团圆》,后来以此被改编成的电影《英雄儿女》被搬上屏幕,其中所成功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王芳”,红遍中华大地,家喻户晓。

  永远的普通一兵

  解秀梅的故事并没有到此休止。

  1952年3月的一天,在解秀梅的家乡于堤村,县政府组织召开6000多人庆功大会欢迎英雄归来。会上,河北省政府领导和中朝代表团华北分团团长分别号召干部群众向解秀梅学习,为保卫和建设祖国作贡献,并将“人民功臣”“光荣之家”两块牌匾,悬挂在她家门口,以示褒奖。


  1952年6月,征尘未洗、硝烟未散的解秀梅重返朝鲜战场前线。10月25日,解秀梅作为志愿军代表受到金日成将军接见并向其敬酒。金日成为解秀梅签字留念,并授予她“三级国旗勋章”。1952年9月,解秀梅的父亲被推选参加“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巧的是,两个月后,父女俩在朝鲜战场相见了!这段感人经历,一时间在部队干部战士中争相传颂。为此,当时《人民日报》还专门进行了跟综报道。

  在即将迎来1953年到来之际,解秀梅代表远在炮火连天的志愿军将士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今天,这封信全文镌刻在解秀梅广场,内容如下:

  ——“敬爱的毛主席:伟大的1953来临了。我在遥远的朝鲜前线向您致战斗的敬礼!祝您新年身体健康!

  ——“亲爱的毛主席:向您写这封贺年信,又引起了我那生平最值得纪念的回忆:去年一月间,我随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回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五月二十三日那天,您在怀仁堂接见了我们。在同志们的欢呼中,我跑上前去向您献花。我紧握着您的手说:‘毛主席!志愿军同志们问您好。’‘好,谢谢同志们!’您慈祥地微笑着回答。您热情有力地和我握手,使我全身充满着温暖。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下子就扑到了您的怀抱里,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当时我用洒湿了您胸襟的热泪,表达了我和志愿军同志们对您说不出来的热爱。从那以后,您那伟大的形象愈加有力地活显在我的心坎里了。回到前线后,我们把您对我们代表团讲的话,详尽地传达给战友们。同志们无数次地为您的健康而欢呼鼓掌。大家并一致坚决表示:牢牢记住毛主席的话,为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捍卫世界和平而战斗到底!

  ——“毛主席,我还要报告您一件事情:在1952年10月25日,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的时候,我随志愿军许多战斗英雄们到平壤参加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召开的庆祝大会。会上,我们会见了金日成将军,我并请金日成将军给签了名。许多朝鲜高级首长在讲话中都说:朝鲜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和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正义的国际援助分不开的。会场上不时掀起毛泽东主席万岁的欢呼声。毛主席!当时我们越发感到了您的英明和伟大,我自己深深为做一个毛泽东的战士而感到无限的骄傲与光荣。

  ——“毛主席,在您的正确领导下,1952年我们祖国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朝鲜前线,我们同样取得了比过去更大的胜利。正当我们庆祝胜利的时候,您派来的祖国人民慰问团到达了朝鲜前线,又给我们增加了极大的鼓舞和力量。胜利的1952年过去了,祖国已经完成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准备工作,1953年就将开始伟大的经济建设了。相信在您和祖国人民的努力之下,一定会迅速获得辉煌的成绩。我们保证在朝鲜前线更加英勇作战,争取更大的胜利,用实际行动来保卫祖国的生产建设,保卫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一等功臣 解秀梅

  1955年6月,解秀梅转业进入江苏省徐州市工作,担任共青团鼓楼区委书记;1976年,她接受组织的安排到石家庄工作,担任华兴印刷厂副厂长。

  她平时为人低调,家里包括丈夫和孩子也从未在人前炫耀她的过往和功绩,以至于几十年间,邻居们都不知道这位曾经的英雄存在身边。

  后来,她因为多发脑梗、老年痴呆曾先后三次住院,高额治疗花掏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3万多元的债。因当时企业效益差,已经无力承担这些医药费用,医院也是被迫下了停药通知单,留给处在病危之中的解秀梅的生命时间不多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1994年,解放军生活杂志社在追访爱国影片的主人公原型时了解到解秀梅的现状。很快,央视《东方时空》连续播出两期节目报道她的不幸遭遇,这才使英雄隐形埋名多日后,重新走进了大众视野。

  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解秀梅的病情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节目播出第二天,石家庄市一家房地产老板派会计转达集团公司对她的关切,并把一张3万多元的转帐支票送到其亲人手里,表示愿意承担全部医疗费用。

  据解秀梅长子李继武回忆,河北省军区、石家庄市政府等单位领导的态度很坚决,不论花多大代价也要挽回英雄的生命,把医疗费用实报实销了。

  尽管如此,她依然离我们远去。英雄的生命休止符划在了1996年1月30日,享年64岁。

  她前半生是心里只有国家,不惜舍生忘死;后半生是心里只有组织,秉持居功自谦,无愧于“人民功臣”的称号,这是对她高贵品格的一个基本评价。

  伟大时代造就英才

  与大多数村史馆相比,高阳县于堤村村史馆的内容里没有展示现代成就,而是充分展现于堤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理想与奋斗、抗争与牺牲。

  引以为傲的是,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的高蠡暴动,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至于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及对越还击作战,于堤子弟参与了全过程,甚至是打满了全场。

  村史馆展厅里里,悬挂着一张全村77名烈士英名录。透过这张用烈士们的鲜血浸染的英名录,看到的是当年革命先烈们迎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烽火与硝烟、奋争与厮杀,仰望这一座座用热血和生命、青春和汗水铸起不朽的丰碑,体会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理当倍加珍惜。

  在77名英烈里,论悲壮莫过于解放军战士韩大友。韩大友,1945年参军。1947年10月17日,他跟随华北军区第2纵队6旅18团强行南进,于19日下午抵达清风店附近北合村,对仓惶转入防御的国民党部队实施包围攻击。敌人凭借地堡疯狂反击,韩大友奉命要炸毁敌人地堡时,被敌人反扑包围,当一群敌人冲到韩大友近前,他用牙叨着雷管,两手用力向下一砸引爆了炸药,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与扑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韩大友英勇牺牲后,纵队司令部为他记了大功。1948年3月,高阳县长苏潮、政委王乐天、武装部长李振国、联委会主任陈建国,将该有“人民功臣”字样的匾额敬送韩大友家里,以示永久纪念。高阳县政府授予韩大友烈士“人民功臣”字样的匾额

  论知名度,韩大友烈士没有黄继光等英烈响彻云霄,就其牺牲之惨烈,同样让天地动容。

  与77名烈士相比,于堤村有一批部队干部战士幸运地从战场硝烟里走出,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者、守护神。

  武汉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韩玉奎1920年1月出生,1937年10月参加河北游击军,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晋北、大同、集宁、张家口、保北、平津、太原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6月至1955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身为团长的韩玉奎亲自指挥了江原道938.2高地阻击战,连续战斗15天没合眼。1979年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和二级独立自由勋章,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3年10月晋升为大校军衔,1983年10月离职休养。

  1916年4月13日出生,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1938年4月参加革命,加入冀中人民自卫军,任独立一团政治处秘书,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八路军第三纵队独立第一支队二大队政治指导员,12月任政治处主任。1942年1月任第二十九团政治委员。1944年1月任晋绥军区第二十七团政治处主任。他在大清河、北平、津保三角地带,冀中分区、冀南、冀鲁豫、太行北岳区、平西地区和陕甘宁、晋绥地区参加了几十次战斗,右胸曾负重伤。1944年6月任晋绥工业部副部长。

  郭福芝1914年1月出生,1938年2月参加八路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冀中军区独立支队政治干事、民运科长、晋察冀军区第10军分区卫生部长、卫生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北军区第六军医院学院教育长、十三军医学院副校长、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1983年离职休养。

  周云涛原名郭振兴,1926年5月出生,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冀中、冀石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斗,当时部队化整为零,在一周姓老乡家隐蔽,办良民证时随老乡姓周,后一直用此名。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胜芳保卫战、保北、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111师政治部保卫科副科长,69军政治部保卫处处长、组织处长,北京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大队政治委员、研究室主任,河北军区副政委等职。

  韩更1926年1月6日出生,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120师359旅战士,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调东北野战军任东满军区警卫排长,1946年调蛟河保安团任4连连长,1947年调东北野战军10纵队29师87团1营2连任连长,同年10月辽沈战役负伤。1949年2月调47军420团1营任副营长,同年9月任该营营长,后在湖南湘西剿匪。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任120师419团副团长,1955年8月从朝鲜回国。1955年9月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8年10月毕业后到47军418团任副团长,1965年调140师任副师长,1969年调145师任师长,1975年调湖南常德军分区任司令员,1983年6月离职休养。

  1924年4月出生,1939年1月参加八路军,194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任19兵团政治部干事,参加了解放张家口、石家庄、清风店、太原、兰州等战役。1950年随190师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底回国后任192师炮兵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1975年沈阳军区五七干校副政委,1979年吉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84年离休。

  韩一波1923年7月出生,1938年7月参加革命,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在八路军冀中军区抗日青年营当战士。1942年3月在山东军区抗日军政大学1分校学习。1943年7月任山东军区抗日军政大学排长。1945年11月任辽东军区警卫营2连指导员。1946年3月任东北民主联军3纵8旅24团军务参谋、侦察参谋。历任40军119师357团侦察股长、40军119师侦察科副科长、119师炮兵团团长、40军高炮团长任118师炮兵司令部副司令、120师炮兵指挥部主任、锦州军分区副司令、顾问。他参加了抗美援朝1、2、3、4战役。1981年6月离职休养。

  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的民兵积极分子韩新月1930年11月出生,1955年参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2月从通讯学院退役。1959年因工作实践突出,出席了全国烈士军属和荣复军人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0年4月在全县民兵大比武中,因成绩突出获全县射击神枪手称号,参加了省民兵积极分子大会。同年5月出席了全国民兵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首长的接见,同时颁发给他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一支。1982年,被评为保定地区行政公署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县级“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1992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病逝。

  文化润泽乡里

  于堤村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厚。相传,唐德宗建中年间韩世祖从陕西韩城迁往河北昌黎,途经此地曾命人占卜得吉祥之卦,遂在此地定居。在方圆百八十里地域之内,都说于堤村人杰地灵,单就韩氏家族1200多年长盛不衰、人才辈出,亦可见一斑。据统计,自明清两代以来,于堤村先后考取进士15名(含武进士3名)、举人55名(含武举人10名)、贡生9名、拨贡4名,官宦世家众多、书香氛围十足,文化之乡称谓并非虚名。

  进入上世纪后,于堤人的文化底蕴被席卷中华大地的红色革命充分释放,家国情怀被充分激发,他们积极参军参战,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解放而不懈努力,有的不惜血洒疆场,使这块文化沃土变成了红色沃土。

  时值今日,于堤不仅是高阳县人口第一大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党的建设等,样样走在全县的前列。

  特色产业强村。改革开放之初,于堤人敏感地意识到党的富民政策的巨大转向,一批以生产毛巾、浴巾、干发巾等主导产业如雨后春笋生机无限,遍及家家户户。至今,纺织企业已发展到156家,其中规上企业4家。集体经济强村。村党支部并未满足于以往通过土地发包、建设用地、工业区企业用地的收入上,于2023年,村集体成立了高阳县裕田丰土地专业合作社。2024年,又重点打造高效农业种植示范区,与农发集团合作,流转2495亩,合作社收入11万元。连同土地发包收入1019100元、建设用地收入96500元、工业区占地收入232725元、油田占地施工协调费收入3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75余万元。

  乡村治理示范村。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发挥群众在乡村治理上的主体作用?村党支部着手在强化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上下功夫,本着搭建民主参与平台,创新民主议事方式方法,他们详细列出村级议事协商10方面内容清单,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

  要按照村级议事协商工作法去决策、去实施。这个有效机制的实行,也成为于堤村荣获2022年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称号的一项“干货”。

  于堤村现任“两委”班子之所以20多年能连选连任,长期保持稳定,除了他们能一心一意带领全村致力于强村富民外,也与真心实意地把红色传承当作干部、党员、群众凝心铸魂的工程来做。解秀梅广场、秀梅湖先后完工、落成,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烈士们和革命前辈们的业绩与日月同辉、精神万古长青,他们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永世难忘。

  正如有人所说:“中国最大的幸运,就是永远有层出不穷的英雄;中国最大的不幸,就是永远匮乏铭记英雄们的人!”

   【文/刘京、沙国武,本文为作者向红歌会网原创投稿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