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军:咱国企这辆车,走到哪了?上高速没? -凯发k8官方旗舰厅

2024-03-18
作者: 梁军 来源: 昆仑策网

图片

  ​

  对现状的准确判断,是继续讨论国企改革的起点。

  看到问题不算什么,敢于承认不足乃真正的猛士。

  

  今天这个标题,是不是又有一点标题党的味道?

  互联网时代,众声喧哗。想要得到关注,必须要在网民快速划拉各种信息的一秒钟内,先抓住他的眼球。只有得到关注,点开看了,写作才有价值。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况且,为了传播真理,我不怕丢人。

  但是,我一定将“标题党”与“内容党”结合起来。

  先粗略解读一下标题,看我有没有糊弄读者。

  其一,在国企前面,我特地用了一个“咱”字。

  东北人老热情了,明明是说别人的事儿,也在前面加一个“咱”,一开口就像一家人似的。

  我这可不是跟谁套近乎。

  国资国企是谁的?

  你别说反正跟你我没关系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言明:“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我在谈论国资国企的时候,加一个“咱”字,表明我有资格“多管闲事”的合法身份,更希望唤醒大多数人的主体意识。而我提出“全民所有、全民监管、全民共享”的建议主张,离不开全民对国资国企的主体意识。

  没毛病吧?

  其二,我把国企比喻为一辆车,也是很形象的。

  我们既是这辆车的主人,也是这辆车上的乘客,却不是开车的人。所以,我们关心舒适和快慢,也担心方向与安全。七嘴八舌议论几句,算不上干扰驾驶。

  中国共产党亲手打造了这辆车,让全民免票上车,并告诉我们,这辆车将奔驶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没有这辆车,靠自己的两条腿,大多数人走不到光明的未来。

  刚出发的时候,它充其量也就是一辆牛车,吱呀呀慢悠悠的,走得十分艰难。

  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变成了一辆马车,某个路段跑得还挺快。

  不管是牛车还是马车,好歹是自己的车,让人心里踏实,感觉有奔头。

  再到后来,鸟枪换炮,改成汽车了,跑起来飞快。这车速一快,开车的就有点飘,坐车的就有点晕。恍惚间,一车人都不知道自己是谁……

  是不是很形象啊?

  其三,我问“走到哪了”,并非找茬。

  曾几何时,这辆车几乎散架。时不时有人主张,把它拆了,各走各路吧!有时候吧,感觉开车的人“打着左灯往右转”。一些脑子灵光且胆大的人,卸下几个零件,拼成一辆私家车,然后飞快地跑在大家的前面。

  既然是车,就要选择走什么道。如果走错道了,随时人仰车翻。即使不翻车,还要跟其他的车比速度,尤其是跟上面所说的“私家车”比快慢。总是被甩在后面,车上的人也想跳车换车。

  再有就是,开车的人,会不会半道上把我们撇下啊?

  其四,我问“上高速没”,看似突兀,其实是写这篇文章的主题。

  这个问题,文章最后再给答案。

  

  扯完了标题党的淡,言归正传,进入严肃话题——国企改革,究竟搞得怎样了?

  但是,能不能直言国企“搞得不怎么样”,似乎也成为了“问题”。

  在我说自己的观点之前,还是要跟国资系统和宣传系统的同志们交代几句。

  在国企改革问题上,认定一个人的言论是否违宪,是否妄议,是否捣乱,不能简单地以其对国企改革的评价“好得很”还是“糟得很”来判断。

  如果认为国企必须搞好、肯定搞得好、应该这么这么搞,那么,尽管其观点比较激进,言论比较出格,都应该正确对待,给予充分的言论空间。

  如果认为国企不该存在、肯定搞不好、最好赶紧死掉,那么,不管其表达多么逻辑性、学术化、国际范,都属于违宪、妄议和捣乱,都是与全民为敌!

  这好比给一个人看病。一个医生说:“病得不轻,必须救治,肯定可以治好,康复以后还可以拿世界冠军!”另一个医生说:“你怎么还没死?”

  国资系统的同志,出于本职工作的情感和利益,不喜欢听“糟得很”的声音,可以理解。宣传系统的同志,出于本职工作的敏感和责任,鼓励讲“好得很”的话,也没有什么错。

  既然都是为党为国为民,只是所处的岗位和责任不同而已,那我们就相互理解吧!

  我要开始说国企的问题了。

  

  1999年9月22日,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高规格的关于国企改革的文件。因为十五届四中全会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国企改革,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专门聚焦国企改革的中央全会。

  我们看看全会《决定》设定的国企改革目标——

  “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2010年”早过去了,当初设定的目标,今天看着还是那么新鲜。

  我弱弱地问一句:将这段话的个别词语修饰一下,放到当下的改革文件中,是不是可以以假乱真啊?

  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25年了,改革任务还是那几条,还在改,改革还在路上……

  再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情况。

  2015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改革目标的表述如下——

  “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基本相同的改革任务,换了一些词语,重新表述一遍。

  “2020年”,也咻的一声过去了……

  然后呢?

  很多人对刚刚又过去了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的理解很不到位。为什么要搞这次三年行动?为什么始于2020年?为什么是三年?为什么叫行动方案?

  我从文件宣贯中的一句话,发现(猜测)了端倪——“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

  什么是“要办事的”?这显然不是标准文件用语,而是口语化表达,且语气很重。那么,这么一条语气很重的“讲话”,为什么能写进正式的中央文件呢?

  我的理解是,对照5年前定下来的改革目标,还有不少目标没有实现,不能再遥遥无期地拖延下去了,要赶紧行动起来。因此,要划定明确的完成期限,要再出一个文件,起始时间接续“2020年”,是“行动方案”而不是“指导意见”。

  这意味着,时间一到,啥都别说,党中央要衡量、考核、检验,看你们有没有办事,不办事不行!

  对此理解,你可以不同意,但我不接受反驳。

  再然后呢?

  2022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继续”的意思,已经说明了问题。

  2022年12月15-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

  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前缀用词“真正”。

  看到“真正”二字,我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开放算起,已经40多年了。从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算起,已经30多年了。从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国企改革的决定算起,已经20多年了。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算起,已经10多年了。

  对待一个病人,长时间连续吃药打针动手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都试了几遍,还是没有“真正”治好。

  既然如此,能不能听我说几句?

  

  我就讲四句吧!

  第一句:改革理论一定存在盲区。

  辛辛苦苦几十年,改过来又改过去,为什么至今仍然有许多积存的问题和弊端难以克服?为什么离“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总是差那么一截?

  既不能否定现有理论,又不能全怪实践走样。那么,从方法论上讲,最大的可能,一定是理论上存在盲区。盲区不除,叠床架屋,越改越繁,事倍功半。

  如果不承认存在理论盲区,又几十年都搞不定问题,那就只剩下另一个结论了——从来没药医,早死早超生——这正是反国企势力所渲染和期望的。

  目前仍看不到有扭转局面的理论创新。

  第二句:改革标的总是偏离主题。

  国企改革改什么?

  当然就是体制机制嘛!

  所谓体制机制,在微观层面上,就是怎么监管使之安全,怎么授权使之高效,怎么考核使之尽职,怎么激励使之尽力。在宏观层面上,就是怎么厘清委托代理关系,使之完成政企分开;怎么监管监管者,使之形成权力(权利)闭环;怎么共享资本红利,使之形成社会合力。

  体制机制以外,其他掺杂在改革清单里的,诸如战略重组、专业整合、产业布局、产能优化、创新引领、资本运营等等,这些属于“发展”方面的东西,拜托就不要再往“改革”这个筐里装了。

  或许是因为“改革”难出彩,“发展”易操作,所以企业更愿意在“发展”方面发力,用“发展”的成绩衬托“改革”的成色。

  必须突出改革标的,防止注水掺沙子。改革就是改革,就是要“衡量、考核、检验”体制机制方面的成效。办没办事,一眼可见。

  第三句:改革重心一直聚焦不准。

  国企改革存在两个层面,一个是政府与国企之间的委托代理,一个是国企内部的激励约束。

  委托代理关系,解决股东(会)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权利的转换和边界问题,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化活力。私人企业因其私有属性,出资人委托代理、监管授权真实到位,在这个层面原则上不存在问题。国企与其他市场化主体的根本性差别就在于此。至于企业内部的激励约束,属于微观管理层面的“术”,全世界的公司治理实践已经给出了n种模式,五花八门,万变不离其宗。

  2003年成立国资委,是理顺政府与国企之间委托代理关系最重要的改革,没有之一。但这也只是初步搭建起政企分开的制度框架,尚未解决上述权利的转换和边界问题,更未涉足股东监管的市场化原动力问题,也即被反国企势力诟病的“出资人缺位”。

  近十年以“管资本”的概念推出“两类公司”,试图增加一个市场化的转换层,结局大概率会不汤不水。

  于是,更多的改革动作只能重心下沉,在企业内部的激励约束方面做文章。

  这样改下去,再给几十年,结果依然不过如此。

  国资系统的同志看到这里,先别着急掀桌子,听我把话说完。

  如此局面,任其解放思想、刀刃向内,国资委自身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国资委本身就是一个出资人功能不全的代理人,是委托代理诸多环节中最显眼的一环而已。市场化监管动能先天不足,市场化监管手段受制于人。“管人管事管资产”中最核心的“管人”,它管得了吗?

  说句公道话,在现有条件下,国资委的工作已经竭尽全力、可圈可点了。要让国资委主动提出牵涉其他党政部门权力转移(优化)的改革思路,绝无可能。

  我倒是觉得,如果国资系统同志真想彻底改革,想“真正”按市场化规律实施监管,总得找人大声呼吁一下,那就不妨拿我当枪使呗!

  我不会觉得自己吃亏的。

  第四句:改革目标日趋华而不实。

  这里重点说的是市场化不足问题。其实我想说的是,改革越深入,距离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的目标越远。

  这话说得有点重,但我还是要说出来。

  作为出资人代表,说是“老板”,重任在肩,权力(权利)却很有限。于是神经紧绷,唯恐出现监管纰漏。出于对自身的保护,顺着行政化惯性思维,事无巨细,方方面面,都制定规章制度。出了问题,没有制度是我的事;有制度不执行,那就是你的事。

  结果就是对本该属于企业董事会、经理层按照市场化要求做出市场化反应的事项,统统给出了条条框框。改革越深入,出的文件规定就越多。过一段时间会集中作废一批,但是新增的会更多。

  如果国资系统的同志要对我骂娘,可以,请先通报一声,涉及国企的各种规章文件总共有多少份?

  这其中还不仅是国资委下发的,还有其他政府部门制定的。我看到一份咨询公司编辑的国企法律法规汇编材料,截止到2023年12月,仍然有效的法律法规统计如下——

  综合性规定24项;

  合规管理类8项;

  内控管理类22项;

  产权登记类16项;

  资产交易与产权转让类22项;

  资产评估类20项;

  企业投资类9项;

  公司治理类20项;

  股权激励类11项;

  境外投资类5项……

  还有一份关于新一轮改革出台的“1 n”文件集合,共计57项。

  我粗略看了一下,统计未必准,肯定还有遗漏。

  当企业面对纷繁复杂的决策与管理事项,再面对堆砌如山的规章文件,逐一找出该怎么决策怎么管理的文件依据,要说他还有市场化决策管理的活力,你骗鬼呢!

  话越说越多,越说越不中听。打住吧!

  

  回到标题所列问题:“上高速没?”

  接下来,我用最简洁的表述,赶紧结束这篇“之一”的文章。

  其一,国企改革走过的路,很不容易。我们要向前人致敬!要向国资系统的同志们致敬!

  其二,我研究,我发声,是希望以后要走的路不要太不容易。我们本是同路人!

  其三,现在走的路,是一条与市场化高速路并行的高等级公路。大方向正确,路面也算平整,但就是不能猛踩油门撒欢跑。

  其四,如果就咱这辆车自己跑,快点慢点无所谓。可“私家车”跑在旁边的市场化高速路上,咱能不着急吗?

  其五,现在不出事故,靠的是对驾驶员的超强约束和动作规范,以及紧绷的神经。路还远,这终非长久之策。

  其六,我看到了一条匝道,转过去,就上高速了。不信你试试……

  (作者系广东省国有资本研究会会长、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全民监事”微信公众号)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网站地图